首页
信息之窗
政策法规
专题专栏
关于我们
精准、协同、持续深化改革 大力造就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
1824248985993355266 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:2024-08-16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,强力释放了“改革不停顿、开放不止步”的鲜明信号,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、市政府部署要求,上海人社系统紧紧围绕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这一重点任务,解放思想、守正创新,加快塑造素质优良、总量充裕、结构优化、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,培养造就一大批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,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,为中国式现代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提供“上海方案”。

聚焦提升就业能力精准发力,促改革行稳致远。就业是民生之本,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民之所盼,破解“有活没人干、有人没活干”难题,提升与之相适应的就业能力迫在眉睫。我们以改革之举回应发展所需,以创新之措塑造培养体系。紧盯痛点裉节。面对技能人才队伍总体数量不足、结构不优、与新产业融合度不高、发展适应性不强等突出问题,围绕技能培训全流程综合施策,优化顶层设计,形成政府主导、企业主体、校企贯通、多方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新格局。锚定发展所需。紧扣上海“五个中心”建设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及城市运行保障,突出急需紧缺,“有增有减”系统调整现有培训政策支持方向,快速集聚培训资源,加大“短平快”技能培训力度,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相匹配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支撑。针对重点群体提技能。面向高校毕业生、大龄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,加强实习、实训和相关职业技能项目开发及评价,探索订单式、委托式培养方式,发挥技能培训在扩就业、提能级上的重要作用。

聚焦系统集成协同发力,助改革形成合力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牵一发动全身,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整体谋划布局、汇集各方力量、形成工作合力,才能事半功倍、取得实效。结合上海实际,我们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由人社部门牵头,在做好培训目标任务优化、政策体系完善、培训资源统筹等工作基础上,与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,研究各领域技能人才需求,共同参与投入到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制定、项目开发和具体落实中来。指导鼓励各区发挥好基础性作用,落实培训目标任务,强化区域内培训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。拓展企业主体功能,支持重点企业按需提升职工技能素质,发挥龙头企业、链主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带动作用,鼓励其面向产业链上下游职工开展项目研发、技能培训,并纳入培训政策支持体系,实现开放共享,提升全链条培训质效。推动院校市场对接,推动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、培训机构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师资、设施、培训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,力促教育端到市场端、培养端到就业端的深度融合。

聚焦重点突破持续发力,提改革实际效能。纲举目张推进改革,将点上发力与面上推开相结合。我们在人社部指导支持和市委、市政府坚强领导下,瞄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点、突破口,加快推进首创性改革试点,努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“上海方案”。从供需对接入手,提高改革响应度。升级上海市企业短期用工保障平台,及时更新两张目录——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(工种)目录和新技能培训项目目录,加快构建企业需求实时填报、高校毕业生全程跟踪、培训项目及时跟进的供需对接闭环。聚焦人工智能、养老护理、家政服务等急需紧缺和重点行业,“一业一策”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供给。以人社部授权建立“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”为契机,加强对供需匹配新情况、新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及探索。从模式创新入手,提高改革共享度。优化院校技能人才源头培养功能,在重点产业创新建设新型技师学院,联合院校大力推进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并重的“双证书”制度。支持民办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,鼓励外商投资举办培训机构,大力引进国际先进培训理念、师资课程和认证体系。依托具备条件的院校设立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培养基地,加快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技能人才。从评价激励入手,提高改革辐射度。加大放权赋能力度,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给予企业、培训机构、院校更多支持、更大自主权,鼓励企业打破学历、资历、年龄、身份、比例等限制,对技艺高超、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,按规定直接认定高级及以上技能等级。优化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、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,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的技能竞赛体系,大力推进“以赛代评”,加大优秀选手激励和宣传力度,营造“人人崇尚技能,人人参与培训”的良好社会氛围,鼓励引导更多劳动者以匠人匠心走上高技能成才之路。